不觉间一年已过大半,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,矿山工人们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。晨风轻拂,矿山初醒,绿化区婆娑的树梢,伴在淡淡的晨雾中,舒展着柔美的身姿。匆匆的脚步追赶着上班的人们,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工人兄弟们亲切问候,相视一笑,矿山人忙碌的一天拉开序幕。
厂区设备运行区传来的“隆隆”声和夜班升井工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,整个矿区沸腾了,变成了一幅动感的画卷,每个人的心似乎也随着矿区跳动的脉搏苏醒了。行政楼的电子屏上,滚烫的红色大字“百日安全”,在薄雾弥漫的清晨显得格外耀眼,路过的时候,我驻足良久,“百日安全”活动动员大会上宣誓的誓词,又回荡在我的耳边:“我们是光荣的中煤人,安全生产大于天……”多么振奋人心的安全誓言啊,安全生产是我们神圣的使命,安全到底有多重要,我想每个煤矿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,不用过多赘述。
我出生在八十年代末一个普普通通的煤矿上,出生在矿区、成长在矿区,我的父辈、朋友、同学都离不开一个“煤”字,从小耳濡目染了太多矿区悲欢离合的故事。在这个普通的清晨,当我驻足在“百日安全”宣传标语前的时候,那些故事不经意间又回到了我的脑海。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玩伴,我们同一年出生,同一个班级,同一条路放学回家,嬉笑打闹、无忧无虑的日子伴随着我们直到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秋日的下午。那日,我们照常放学回家,可是家里等待着我们的,已不是往常妈妈温暖的笑脸和桌上香喷喷的饭菜。我俩刚到巷子口,就听到了她家传来的恸哭声,急忙跑回家推开院门,她的妈妈早已瘫坐在地上,哭到几近晕厥,我俩呆呆的看着这一切,不知所措。晚上,我从大人们的口中得知,原来是她的爸爸在井下未按要求作业,发生了事故,在送往医院的路上,永远地闭上了眼睛。年幼的我,并不知道他父亲的离开到底意味着什么,只知道从那时起,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她爸爸下班回家,再也没有看到过她妈妈脸上的笑容。
接下来的几年里,她家因为失去经济支柱,日子艰难,他妈妈辗转扫过大街、卖过蔬菜、打过零工,中途也因为不堪生活压力重新组建过家庭,后来还是在吵吵闹闹中分道扬镳。勉强初中毕业后,她就辍学了。当我满怀新奇踏入高中大门的时候,她已经坐在南下打工的火车上,后来学习任务日渐繁重,我与她便慢慢失去了联系,这些年我读书工作结婚,日子过得平淡幸福,但我时常还是会想起她,不知道这些年在人海里浮沉的她是否安好,是否还会露出童年灿烂的微笑。
去年回家,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,童年的记忆告诉我那个人就是她,长高了,更瘦了,背上背着一个小孩子,让她的背微微向前弯着,身边还跟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,我并不愿以貌取人,可我确实从她的精神面貌和穿着打扮,感受到她过得并不好,我想叫住她,和她叙叙旧,可是和她叙什么呢?我忍住了,看着她走的并不轻快的背影,我百感交集,心酸难耐,这一刻我才彻底明白,那个久远的秋日下午,究竟发生了什么,从井口到她家只有1.5公里的路程,可他的父亲却再也没能走回来。那个下午除了眼泪,还有永别。她的生活被彻底改变,那个为她遮风挡雨的爸爸没有了,一切生活的苦涩和艰辛,都赤裸裸地暴露在她的面前。如果他的父亲没有发生事故,没有离开,那她就不会早早的面对生活残酷的拷问,我相信她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,可是……没有如果。生命只有一次,没法演习,不能重来。
此时,上下班的工人越来越多,我看着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脸庞,心里默默地祈祷,祈祷你们平安升井,我知道,每一张脸庞的背后,都有着一个热切期盼归来的家,那家里有爱你的妻子,等你的孩子,疼你的父母。平安归家吧,安全是所有幸福生活的先决条件,别让自己的一时疏忽,成为自己生命的谢幕,也成为家人永远的伤痛。永远牢记安全与生命一线相牵,幸福与安全紧紧相连。
无论你工作的地方,距离家有多远,安全永远是你回家最近的路。愿所有的矿工们,都高高兴兴上班去,平平安安回家来! (伊化矿业 刘超莉)